首页 / 剧场 / 正文
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北京人艺饰演剧场首演
新京报

8月6日晚,由黄盈工作室出品制作,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剧目,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首演。

演出当晚,观众走进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率先被一片“冰天雪地”的氛围所吸引。冰与雪是《我这半辈子》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这也是舞美设计李彪与导演黄盈共同商议、创造出来的一个北平印象。在演出进行的过程,在被积雪覆盖了半个舞台的世界中,观众会伴随常顺出生、度过懵懂的童年,及至后来看他远走他乡,尤其,坐在三面观众席前排的观众,甚至会留意到积雪会一直绵延到自己的脚底和身边。这种半沉浸式的设计给了观众可以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命运辛酸的氛围。

《我这半辈子》的舞美设计师李彪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设计,这是他从业十余年来,首次设计一出与老舍有关的戏。关于雪融化到一半,静悄悄覆盖观众席的地面和柱子的想法,是在设计过程中的直觉。虽然冰雪让人觉得冷,但却并不凄惨悲凉,只有真实、乐观,“前半辈子那么苦,说不定熬过去了,就有希望了。”

《我这半辈子》中有一部分故事发生在伦敦。但整个舞台中都没有一个代表伦敦的景象或元素。李彪说,这是他这次设计中的一个尝试,抛却具象,而在意象里呈现和感受生活。即使舒常顺人在伦敦,舞台上还是会高高挂着代表着“北平”的屋瓦。屋瓦这一大家熟悉的“北平”元素,这一次在《我这半辈子》中以一种不规则的、斜线层叠堆垒方式高悬于舞台三周。李彪表示,这是因为“生活就是各种因素、阴错阳差的安排,有命运的指使,也有偶然的交错”,这些屋瓦,就是生活片段的象征,是记忆里的永恒,也是不断流动着的不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我这半辈子》这一次在最大程度上打开了北京人艺实验剧场的空间。进到剧场之后观众会发现,这里与自己原来熟悉的那个实验剧场相比,似乎变大了,变辽阔了。 这是一种心理空间的打开,因为剧目本身的特质——角色调度跳跃大、人物心理层次多、时间空间都较为宽广,因此用一些“魔术”一般的手段最大限度拉开剧场空间四周的关系,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我这半辈子》主创建议大家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观看位置。因为人艺实验剧场在价位同等的情况下,不对号入座,三面观众席均可入座,不妨尝试和考虑多角度观看。李彪建议坐在观众席正面靠后排,这样可以“看得更全面更完整,因为舞台空间真的拉得很开阔。”

此次《我这半辈子》演出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并同时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项目。据悉,将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持续上演12场至8月15日,其中8月14日14:30为读库联名场。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yuletouban.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北京韩氏依秀生物科技中心 邮箱:934315130@qq.com),以便及时删除。

条评论

image
相关推荐

kefu@yuletouban.com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2019 京ICP备18028187号-3
入驻协议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侵权投诉 媒体合作 廉洁举报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合作说明 广告投放 产品合作 关于我们
娱乐头版 天天娱乐,天天正能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加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